脑梗来临之前,耳朵会发出3个预警!千万要注意

脑梗(缺血性脑卒中)与脑出血(出血性脑卒中)作为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两大类型,其对健康的威胁不容小觑。《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(2023)》中的数据更是触目惊心:脑卒中不仅是我国致死的第一大原因,也是导致后天致残的首要因素。平均每28秒就有一人因此离世,且这一疾病的发病年龄正逐渐趋于年轻化,这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。

 

 

老王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这位退休老人一直自认为身体状况良好,对偶尔出现的小毛病并不在意。然而,当他左耳开始频繁响起“嗡嗡”声,如同小虫在耳内翻飞时,却并未引起他的足够重视。起初,他简单地将此归咎于疲劳,但随着耳鸣的日益加剧,甚至听力也开始明显下降,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幸运的是,老王的儿子及时发现了异常,并迅速带他前往大医院进行全面检查。结果令人震惊:老王的脑部血管存在重度狭窄,这无疑是脑梗的强烈预警信号!

耳部异常:脑猝中的预警信号

 

耳部异常,作为脑梗的先兆之一,往往容易被忽视。但如果你经常出现以下三种耳部异常,就必须高度警惕脑梗的风险了。

 

突发性耳聋

一些临床研究发现,突发性耳聋可能是脑梗塞的首发症状之一。如果听力衰退迅速,如突然就什么都听不见了,同时还伴有头晕、肢体麻木、言语不清等其他不适症状,此时就要留意是否是脑梗发出的预警信号。

耳鸣

通常是指在没有外界声源刺激的情况下,耳内或头部主观感受到的“嗡嗡”或“嘶嘶”的声音。突然出现的、持续的耳鸣,尤其是单侧耳鸣,可能是脑梗的一个早期信号。

耳内疼痛

少数情况下,脑梗患者在发病前可能会感到耳内疼痛。这是因为耳部的感觉神经与脑部的神经存在密切联系,当脑部血管发生堵塞或破裂,引发局部神经功能紊乱时,可能会引起耳痛。

 

脑猝中的危害与预防

 

做好疾病管理、改善不良生活方式,是降低脑梗死伤风险的重中之重。

 

高血压管理

健康人群建议每年测量血压1-2次,高血压易患人群建议每3-6个月测量血压1次,目标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。

糖尿病管理

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,及早开始进行糖尿病筛查,并定期复查,保持血糖在正常水平。

血脂异常管理

定期进行血脂检测,对于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应遵医嘱进行个体化检测,并将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。

健康生活方式

饮食要多样,适量多吃水果蔬菜、全谷物、杂豆等;限糖、限盐;戒烟戒酒;坚持适量运动,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。

创建时间:2025-02-20